古蜀王国兴衰记

2023-03-24 12:49

古蜀王国兴衰记.jpg

选编自段渝著《成都通史·古蜀时期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 , 2011




蜀的本义是指桑蚕。作为地名,蜀最初是指岷江上游的蜀山,即岷山。作为族名,蜀最初是指生息繁衍在蜀山并以饲养桑蚕为业的蜀山氏。后来,由于黄帝元妃嫘祖入蜀,教民养蚕,蜀山氏便转化为以饲养家蚕为业的蚕丛氏。所以蜀山氏是一支善于驯养桑蚕并利用桑蚕丝作为纺织原料的族群。

蚕丛氏继承了蜀的名号,称为“蜀王”,其族类也就称为“蜀”。蜀王蚕丛氏的事迹多发生在岷江上游一带。《先蜀记》说:“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。”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记载:“有蜀侯蚕丛,其目纵,始称王。死,作石棺、石椁。国人从之,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。”所说石棺、石椁,与现今在岷江上游发现的石棺葬具有内在关系。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,今茂县以北的叠溪是汉代的蚕陵县,叠溪一处岩石上至今尚有“蚕陵重镇”四个石刻大字以及明清时期相关题记。岷江上游茂县营盘山和沙乌都新石器时代遗址,既有当地土著文化特点,又与成都平原宝墩文化有着某种关系,联系到史籍所记载的岷江上游的蜀山氏和蚕丛氏来看,应与二者先民的遗迹有关。


cancong-1.png

茂县营盘山为代表的岷江上游地区,是古蜀文明的源头和西北文明进四川盆地的桥接地




古蜀族的主体来源于岷江上游的氐羌系民族,即以所谓蚕丛、柏濩、鱼凫“三代蜀王”为代表的三大族群。《蜀王本纪》载:“蜀王之先名蚕丛,后代曰柏濩,又次者名曰鱼凫,此三代各数百岁。”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载:“(帝颛顼)封其支庶于蜀,世为侯伯,历夏、商、周。”又载:“周失纲纪,蜀先称王。有蜀侯蚕丛,其目纵,始称王......次王曰柏濩(濩或作灌),次王曰鱼凫。”三代蜀王进入成都平原的时间早晚不一,蚕丛氏大约在虞夏之际进入成都平原,柏濩可能是原居岷江上游出口处(今都江堰灌口一带)的族群,鱼凫氏则是在夏商之际进入成都平原的。

鱼凫王进入成都平原后,在三代蜀王的酋邦战争中,战胜了蚕丛氏和柏濩的族群,建立起古蜀王国。《蜀王本纪》说:“蜀之先,名蚕丛,后代名曰柏濩,后者名曰鱼凫,此三代各数百岁,皆神化不死,其民亦颇随王化去。”所谓随历代蜀王“化去”的民众,即战败后跟随蜀王逃亡的“化民”。鱼凫王朝建立后,“化民往往复出”,融合到鱼凫族群之中。于是,在以鱼凫氏为核心族群的基础上,由于蚕丛氏和柏濩两族的融入,而形成了古蜀族。由于蚕丛氏、柏濩和鱼凫氏原本都属氐羌系族群,所以由他们的融合所形成的民族在族源上属于氐羌系的民族。

三星堆遗址二至四期出有大量鸟头勺柄,长喙带钩,极似鱼鹰,一般认为与鱼凫氏有关。一号祭祀坑所出金杖上的图案,有人头、鸟、鱼,鸟的形象与勺柄上的鸟头一致,因此学术界多认为这是鱼凫氏的文化遗存。三星堆遗址第二期约当夏商之际,第四期约当商周之际,二至四期一脉相传而又有所发展演进,正与鱼凫“数百岁”相合。


古蜀文明地图.png




不论蚕丛、柏濩还是鱼凫,三个名称首先分别是三个族系的名称,所以一些文献在提到这三个族系时,分别称为蚕丛氏、柏濩氏和鱼凫氏,这就是所谓共名,亦即族称。这三族的王,则分别称为蚕丛、柏濩和鱼凫,每一个都传承了很多代,每一位王的具体名字反而不清楚。所以造成“上古时,蜀之君长治国久长”,“三代各数百岁,皆神化不死”那样的错觉。

虽然古蜀族的主体是氐羌系民族,但一经形成古蜀族,就成为一个新的族体。在两周时期,古蜀国的统治者发生了变化,蜀王杜宇来自朱提(云南昭通)的濮系民族,蜀王开明氏来自牂牁鄨水(黔中)的濮系民族,他们入主古蜀国,引起古蜀国政治上的改朝换代,却并不是古蜀族民族成分的改变。相反,不论杜宇还是开明,当他们融入古蜀族后,自身也随之成为古蜀族中的一员。




夏商之际,鱼凫氏建立古蜀王国(本站:鱼凫氏很可能得到长江中游文化的帮助),终结了“三代蜀王”角逐争雄的局势。此时,在成都平原中部形成了以广汉三星堆古城为中心的古蜀文明,显著标志是规模宏大的古城,它是在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在这一时期,青铜器制作业已出现,器种主要是兵器和工具,表明已步入青铜时代。

此时,史前酋邦制升级为阶级国家,古蜀第一王朝确立。初步形成了以广汉三星堆古城为中心,以成都、雅安、汉中盆地等为战略支撑点的在政治上分级,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,神权政治臻于极盛,经济空前繁荣,青铜文化步入高峰。

鱼凫氏古蜀王国对内实行彻底的神权政治,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通过神的意志来表达的,巫风极盛,城内建有神庙,供奉最精美、最华贵的青铜、金玉神器。“祭祀坑”所出的神器世所罕见,耗费巨大的财力人力才能制成。而金杖实为集神权、政权和财富垄断权为一体的最高象征物,各种青铜人像也是祖先崇拜的象征,或巫师的形象。

可见,此时的古蜀王国还处于实行神权政治的早期国家阶段。




到了商周之际,古蜀王国的政治史上发生了第一次王朝更迭,成都平原建立起古蜀的第二王朝———杜宇王朝。杜宇王朝取代了鱼凫王的统治,号为蜀王,一号“杜主”。杜宇王朝时期的古蜀王国,“移居邦邑”,建都成都,经济发展,文化昌盛,逐步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强国。在考古学上,古蜀文化也出现了若干新变化,属于以成都十二桥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,标志着古蜀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。

此时属于西周时期。古蜀的青铜器形制及所反映的文化内容,与鱼凫王国(三星堆文化)有重要区别,重器中绝无大型雕像群,礼器中形成列罍之制,形制花纹多取诸中原同类器物,组合意趣不同,是古蜀本土所铸(本站:对青铜器原料成分研究证实,金沙青铜器原料来自四川本地;而三星堆青铜器原料,来自四川以外)。引人注目的是,彭县竹瓦街窖藏铜器中的两件兽面饰象纹铜罍,与辽宁喀左所出西周燕国铜罍,形制花纹基本相同,并且其纹饰又见于周武王时的天亡簋、成王时的仲爯簋,显然有浓厚的周文化色彩。

可见,自周初开始,蜀国统治阶级的青铜礼器群发生了重要变化,表明了享有这些礼器的统治集团发生了重要变化,反映了古蜀王国政权的易手。这种变化,也正与陶器中鸟头柄勺的消失同时,反映了鱼凫王的势力已遭到彻底扫荡(本站:黄金带的鸟鱼箭图案和三星堆金杖鸟鱼箭完全一样作何解释)

西周时代的杜宇王朝,有显著的务实特点,其礼乐制度也不是国家宗教的产物,而是突出表现现存的等级制度,表现现实政治和赤裸裸的阶级统治。在杜宇王朝的统治秩序中,宗教神权固然必不可少,但地位降低了很多,已成为统治机制中较次要的成分,现实阶级统治则是最核心的部分。这就意味着,杜宇时期的蜀王国,已走出早期国家的发展阶段,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。这种直接实施阶级统治的国家形态,比起早期的神权政治国家,无疑是一历史性进步,也充分表现出了文明的演进。





约当春秋前期,杜宇王朝末年,成都平原既遭特大洪水侵袭,杜宇无能为力,开明则决开玉山以宣泄洪水,使蜀民得以安居乐业,因而得到广大蜀民拥戴,从而推翻杜宇,立为蜀王。古蜀王国进入开明王朝。

此时,古蜀青铜文化进入全面繁荣时期。青铜器、漆器上出现大量文字和符号,巴蜀印章广泛使用,巴蜀文字制度形成。与等级制度相结合的古蜀礼乐制度臻于全盛,这充分反映在考古发现的古蜀墓葬上。

尤其重要的是,春秋中晚期,开明王朝再次移都成都,以成都为都城的古蜀城市文明体系得以最终确立,大大推动了古蜀文明的进一步蓬勃发展。同时,开明王朝奉行积极向外开疆拓土的国策,向北“攻秦至雍”,向南“雄张僚僰”,向东“据有巴蜀之地”,向西“以灵关为前门”,以至于“东接于巴,南接于越,北与秦分,西奄峨嶓”。尤其是历代开明王先后把成都平原的北方、东方和南方作为最主要的战略发展方向,并取得一系列成功,一方面充分显示出蜀的强盛国力,另一方面则反映了蜀国试图跻身于中原大国之列,参与诸侯聘享盟会的战略意图。




公元前316年,秦灭蜀,古蜀政治史随之结束,古蜀文明的相对独立发展进程也随之阻断,古蜀文明逐步汇入中国文明的一体化大潮之中。古蜀王国虽已灭亡,然而古蜀文明的一些基本因素并没有一同消亡,而是一方面与秦汉文化迅速融合,一方面仍在持续发展演变,开始了统一王朝下地域文化的整合与重组,成为后来巴蜀文化传统的重要根源之一。